第七章:白禾金棠(一)(1 / 3)

清国虫叹 汤术仙 2583 字 1个月前

“不曾听闻啊。”那青年女子依旧是以柔和中微带胆怯的声音说着:“恕我无知,不曾识得此人,但君既提出,我想那刘备定是力退匈奴,平定汉匈百年战争的千古功臣?”这女子虽在装束方面有三分男子的感觉,但说话声音确实异常的温良软糯,可见并非有意的女扮男装,并且尽管说以她的年纪在清朝不算小了,当时许多桃李之年的女子已为人妇,可是眼前的她却有所不同,不仅未曾出嫁,甚至似乎极少与人接触,对世间不甚了解,眼神和语气中自然的流露出一种纯真无邪之气,并始终暗含三分畏惧,周德乐可以用直觉保证此女并未说谎。同时也可以确定另外一点,眼前之人的来历必有玄机,自己日后又多了至少一个可以忽悠的对象了。于是他说道:“这刘备吗,首先力退匈奴自然谈不上,至于是不是所谓的千古功臣嘛……那也不好说,不过关于他的故事可有许多,这有句话叫:‘三分国江山苍茫,六韬谋千古铭响。’这其中便含有他的故事,你可有兴趣认真了解一下?”那女子闻言,先是点了点头轻轻地“嗯”了一声,但随即便又摇了摇头,说道:“不…倘若我当真如此,孔先生他……该当不悦的。”“哦?你确定不想了解一下你们的国家在辗转经历了四百余年后是如何一分为三并在最终改朝换代的吗?”“嗯?我们的国家一分为三…改朝换代……?”那女子低声重复着周德乐刚才的话语,而后转身询问那名颀长儒生道:“孔先生,他所言确有其事否?”“荒唐!”那儒生不假思索地说道:“我朝立国经千余载而尤昌:历帝六九之数而依盛,岂有四百载亡国之理?女公子万不可尽信人言,亦不可遇人即询,需防居心叵测、不轨者也,当晓‘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吾等应早寻他处尔。”女子闻言,点了点头,不再说话,跟随其余二人逐渐远去。

那三人走后,周德乐心道:“有趣,莫非是我失算了?屡次三番提到匈奴,还有汉匈战争,再加上那身与眼下大清格格不入的装束,我很有理由相信他们是汉朝来的,谁知似乎却不是?嗯——我看难说,刚才不过是那书生一面之词,况且又有哪个王朝足以历经千年而不衰?是了,想来不过是他自行口嗨的结果,照我看他们就就是如假包换的汉朝穿越者,否则谁还会惦记那个销声匿迹了上千年的匈奴名族吗?还有所谓的‘女公子’,虽然这种称呼自战国一直延续到民国,并且还被鲁迅先生提到过,但是元朝之后便已普遍被‘小姐、千金’等称呼基本取代,成为一个边缘化的称谓了,而唐宋年间貌似应称‘小娘子’,眼下的大清,还有几人会使用那种古老的称谓?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公子”一词最初是指战国各路诸侯公的子嗣,而“女公子”的本意似乎便与后来封建王朝所谓的郡主相似。正当周德乐感到自己的分析颇为完美,考虑着如何继续尾随那几名疑似汉朝穿越者之时,忽被罗慕清的声音打断了思路:“那姑娘长得可不错,更难得的是尚未许配人家,你是否有些想法?”好家伙,既然这位出现了,那自己这边自然得继续进行忽悠,以树立“入世大仙”的形象,于是说道:“哦,本大仙观那一女子印堂发乌,目光滞钝,实乃不祥之兆,若长此以往,来日必遭大劫,危及性命,本大仙秉持日行一善之理念,意欲暂且相随、护持于她,助其消灾释苦。”

说话间回头瞧去,只见罗慕清还是之前那身服饰,只不过一没骑马,二没有随从陪同,同时,他背背的仍是那把七星龙泉剑,但手中所持之物,不再是上次的转轮手枪,而是一支全长约四尺五,枪管宽度仅约17毫米,极其细长的前装滑膛枪,并且这支枪主体黑色,饰有一道道螺旋状的金色环纹,一看便知非同一般,索性他目前单手提枪,枪口下垂,并未摆出射击的姿势,显然并无恶意。须知这种枪便好比清代的狙击枪,极限射程近200米,倘若之前罗慕清趁自己与那三人交谈之际来上一枪,那么自己的后果可谓是不堪设想了。此刻罗慕清闻言笑道:“你若真是‘入世大仙’便少提这些江湖术士以及妖僧妖道常说的言语,本公子一向对此有些反感,何况就前些时日你我自开封赶赴京师的途中,也不见你如此发言,似这般老气横秋,应当不是你的本性。”“哎,你说的倒也不差。”周德乐说道:“想是这些日子饮用了本大仙出售予你的天庭仙酿,更为聪慧了些儿。不过本大仙可以明确的告诉你,适才那三人绝非一般,尤其……”但话未说完,便被罗慕清又一次以清冷的语调打断道:“无需提醒,那三人中,男未剃发留辫,女未盘发缠足,且穿装与我大清正统迥异,料来定有异心,如今胆敢现身京城,务必将那三者缉拿,押送官府严加盘查!”

此处所谓盘发,乃是清代女子三大主流发型之一,又称作盘髻,是指在脑后盘一个有些近似花苞的发髻,有的较为扁平;有的则相对显著向后延伸;而汉朝女子常束发包巾,秀发高耸作扇贝或灯泡状,立于头部上方略微偏后的位置,与男子有几分相似,只是会在纵向别一根金钗或发簪。单说周德乐如此一听,心道:好家伙,这是观察的比我还仔细呢,怕是早已窥伺在旁了,不过他说的倒似乎是这个理,刚才那三人无论服装还是打扮均与清朝人存在显著差异,清朝男子,排除出家僧人外,如果不曾剃发留辫的话,可就留不住脑袋了,同时清朝还是个大力提倡女子缠足的朝代,有道是:缠足始于中唐、兴于南宋、盛于满清,当然了,如此陋习在任何朝代的实行率均不是百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