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仙力萌包(二)(1 / 3)

清国虫叹 汤术仙 2487 字 1个月前

他定睛瞧了瞧眼前的景象,一片土黄色并微微有些发灰的大地上,局部有着明显的干裂现象,稍远些的地方,还残留了些洁白的积雪,道路之上的人影稀稀落落,他们大多穿着藏蓝色、灰紫色乃至棕色的棉布衣衫,头戴棕红或灰褐色的,样式平平无奇的皮棉帽,谈不上整洁光鲜的大路上没有任何汽车,乃至与其相关的鸣笛、启动的轰鸣声响,唯独有那少许木质的简易车辆,其中一些就是左右各有一个硕大的轮子,架起一块长方形木板,并在前方伸出两条细长的木头杆子,有一人双手紧握木杆,十分卖力地拉动着如此简易,看上去弱不禁风的交通工具,就好似当代某些农贸市场附近,一些出售西瓜、菠萝的小贩拖拽的平板车,甚至可以说更加拉垮。但是这些车上并没有装载任何水果之类的东西,而是坐着另一个人。而还有一些木质的载具,与其说是车,还不如说是轮椅,同样有一人在前拉动,另一人端坐其中。这仔细一瞧,发现那些行人均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点,虽说头顶大多带着帽子,但是无一例外的,在脑后垂下一条或长或短的辫子,形似麻绳般,有的仅延伸至肩处,有的长可及腰;有的漆黑油亮,有的却如秋草般枯黄。有了这一识别要点,周德乐很快便意识到,自己应该是出现在了那个华夏五千年历史中,那个令人耳熟能详但却风评不佳的朝代——大清帝国。

对于历史方面的事,周德乐可以说是一知半解,也曾幻想过进行穿越,最好是能带上《星际争霸》中的军事装备去帮助精忠大帅岳鹏举,包管让数十万金军顷刻间原地升天。亦或者到洪武年间的秦淮河岸进行游玩,据某些书籍中的记载,那里应该还是比较好玩的,而且自己和那明太祖还勉强算得上老乡呢,说不准还能捞点什么福利;再或者去鉴定一下贾似道做南宋宰相时,南洋地区进贡朝廷的一只体大如蝉的蛐蛐儿究竟是什么?周德乐有时私下琢磨可能是沙螽或者蟋螽之类的东西。不过总体而言,穿越这种事情,过于虚无缥缈,而且还可能弊大于利,故此通常却也并不会去考虑,谁知此番当真就穿越了,还穿越到了大清,对于清朝,周德乐虽然并不厌恶,但也不会喜欢,毕竟到了后期属实太垃了,丢掉的国土比南宋整个的面积还大了,综合国力也从世界第一掉到世界第八了,在当代还有鞑清弟国的绰号,无非就是资料很多而已吧。自己为何一梦初醒便来到了这儿呢,要是到大明也好啊……

正当周德乐暗中发牢骚之时,忽觉脑中一阵嗡鸣,就好似颅内飞入一只麻头蝇。下一刻,便听见一个类似海绵宝宝的声音,清晰的自脑海中传出:“恭喜宿主达成奇史奇谭的第一项首要目标——畅游大清!现在是北京时间1751年1月1日,上午8点52分,奖励以发送,请尽快查收……”“好家伙,还算给了点活路。”周德乐本能的说了这么一句,他虽然没有认真研究过穿越小说和历史事件,但是对于刚才的声音还是多少有些了解的,那便是当代穿越者的福利,被简单的统称为系统的神秘存在,至于此物是由何而诞生,或是由谁所创造,他就不得而知了,总之还是明白一点,系统对于当代穿越者而言,是妥妥的福利,而且似乎也逐渐成为了必需品,通常也是有了此物才能玩得转,否则你一个“奇装异服”又不懂礼数的当代人,冒冒失失的出现在了历代王朝之中,好一好都苟活不过一星期,有了这神奇的系统就不一样了,说不定日后足以成就一番大事。

周德乐想着,忽然间低头发现自己身前的地面上,多出两样物事,其一是一个带有一条麻绳状辫子的头套,这个对于周德乐来说也并不陌生,在诸多的清宫剧中,是不可或缺的道具,的确,到了清朝,男子那也是必须要有根辫子的,否则就凭自己现在的发型,说不定片刻之后就要祸从天降,被杀头了。不过此物曾经看介绍之时,貌似记得不太好戴啊,应该怎么弄的来着?嗯,不过既然有了,还是先戴上为妙,一会儿再进行调整,想到此处,他当即将该头套扣在头上,原本只是轻轻的一放,谁知却感到微微一痛,一摸之下,竟是严丝合缝地套了上去,就好像被焊死了一般,周德乐不由得脑补了一下孙悟空头上的紧箍。

除此之外地上还有一杆毛笔,若论起以毛笔写作,那周德乐的功底可是奇差无比,不过既然是系统赠送的,那自然是多多益善,而且根据之前那个头套来看,这杆毛笔或许也有些异能,难道能让自己就此化身神笔马良?不过,就在他异想天开之际,忽觉背后辫子一紧,伴随着一阵粗重的喘息声,一个沙哑而略显虚弱的声音传来:“好心的公子爷呀……行行好,赏小的一口饭吃吧……?”周德乐不用回头,也知道,这是遇见乞丐了,像这种人在当代也有,不过显然没有如今背后这位如此大胆,不晓得当时丐帮是否真的存在?当然,周德乐当时也没有想太多,同时并不理会身后那乞讨之人,而是猛力一挣便欲离去,不过这一挣,连他自己都感到惊讶,居然自身就此窜出三丈开外!怕是那乞丐七天不吃饭,半分力气也无了?但那也不应该啊,自己作为21世纪的咸鱼死宅,有如此之大的潜力吗?就连那乞丐,似乎也被周德乐刚才的动作所震慑,步履蹒跚地走开了。

那人离开后,周德乐回忆了一下之前系统所说之言,还有什么“奇史奇谭”什么的,对了,好像还会报时,说什么1751年,那应该是乾隆十六年,若属实的话,证明自己正处于康乾盛世,大清帝国的巅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