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做笔生意(2 / 4)

风流大宋 林二虎 3109 字 2个月前

可能地减少我方将士的伤亡?”

秦刚的这番话很是令刘延庆意外,通常的朝廷官员只关心杀敌斩首的数字,而不会太考虑自己将士的伤亡,甚至更有别有用心之人,希望多派蕃军出战,让其在战斗中两败俱伤,以借机削弱蕃部实力。而像秦刚这样的要求,至少他是第一次听闻。

再三确认秦刚并非是虚言之后,刘延庆便道:“秦知军可曾听过山讹兵?”

秦刚此时瞥了一眼黄友,所幸在前来的路上刚被他普及过,所以便立即点头道:“这山讹兵应该是西贼在横山区域征发的党项羌部兵员,据说人人勇猛善战,也是每年进行骚扰鄜延路的主力之一。”

刘延庆道:“勇猛善战倒也未必,关键问题在于,这些山讹兵实质与我鄜延蕃部同源同族,所以与我们的长相衣饰都很相近,如若他们存心化妆改扮,极易混入我境,然后突然发起侵袭,时时令我等首尾难顾,狼狈不堪!”

“两边人长得像,那么他们可以混过来偷袭我们,我们也可以一样子混过去偷袭他们啊!”一旁的赵驷忍不住开口道。

“问题恰恰就在这里。”刘延庆苦笑道,“之前下官曾有此提议,只是屡遭否决,说此法阴毒不济,非我泱泱大国之所为。”

秦刚便有点明白了,朝中这些腐儒的观点实在令人难以理解。反对杀俘虐俘尚能理解,但是这化妆偷袭之术,就连《孙子兵法》都言:兵者,诡道也,这帮人却视而不见。

动辄讲究春秋仁义,或则纠缠华夷之辨,外争若蠢猪,内斗似厉虎,说的便是这类人。

不过秦刚却未立即对此事表明意见,说道:“本官刚来到这里,先不论是非,刘巡检可以将之前的一些想法说来听听,也算是有教于本官。”

“下官岂敢,但有一些不成熟之想法,拿来请教。”刘延庆便不再迟疑,将他曾经想过的派遣小股部队假扮横山羌兵,前往银州、石州、夏州、洪州这些西夏的州城进行侵袭战的想法、甚至还有详细的计划都细细讲来。

因为刘延庆乃是蕃军宿将,所以秦刚对他讲的这些计划非常信赖,尤其在追问了好几个细节之后,便觉得他的计划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最后,他便乘兴而道:“好刀仍需好武者。刘巡检能带我去看看寨中的勇士否?”

刘延庆与这新知军聊得甚为投机,便立即起身,带着秦刚一行,便往寨中的军营而去。

顺宁寨既是一座边贸城寨,也是一座军寨。寨中的建筑就只分两大类,一类是在和平时期为了配套榷场交易而兴建的各种市场、酒楼、客栈还有仓库等。除此之外就只是一处处军队的操练场与营房。

刘延庆手下有编入编制的四千蕃兵,其中三千人驻于寨中,另有一千驻于寨外。此外,他们的族人男丁都遵循着羌人“入则为农、出则为兵”的长期传统,一旦遇上战事,还能再拉出近三千的族兵,这也就是刘家能在保安号令各族的最重要资本。

刘延庆带秦刚去看的是他安置于寨北角的精锐亲兵营,这是他从所有的蕃兵中按照高标准而遴选出善于骑射、勇猛善战的五百人组成。

一般的守寨战中,他们并不需要上寨墙参与防守,往往都会在一开始的时间里留在营房里养精蓄锐,一旦等到敌人久攻不下、出现疲态之时,便会选择时机,从寨门处突然冲出,以极其强悍的攻击力实施出奇不意的突击,对敌军实施重点打击,往往都能一击见效。

大宋的蕃兵也是沿袭禁军兵制,每十人设一十将,百人设一军使,五百人设一指挥使。前来向刘延庆汇报的亲兵指挥使,便是其三叔刘永隆,也是族中对其最为死忠之人。

一声令下,这些蕃兵立即集合,当场演练了马上的骑射、突击、擒人、夺物以及步兵间的搏斗与枪械对演、甚至还有高难度的攀爬等等技能。

秦刚看了看赵驷,只见他迅速比划了两个手势,应该是夸赞这些蕃兵的能力绝对高于禁军。于是他便转头突然问道:“刘巡检光为了这么一支亲兵,花费定然不少吧?”

刘延庆正在等候着秦刚的夸赞,却冷不防听到了这么一句问话,却不由自主地先是叫起了苦:“秦知军好眼力,我这支亲兵营,不要光看它只有五百人,但它的花费却是我所部其它士兵的供养之和。当年还是由于榷场开设在了顺宁寨,每年的两地商贾的交易,也能帮我赚得一些钱财,方才能够支撑得起这支亲兵营。唉!如今两国交战开始,榷场只能关闭,光是通过横山蕃部的一点点零星的生意,这亏空就有点难以弥补啊!”

因为宋夏榷场被正式关闭了之后,边境上的走私生意便抬头起来了。毕竟是在交战状态,能做走私生意的,多半都是两边的军队,尤其是投靠两边的蕃部,这些都是宋夏两国私下里默认的。毕竟,两边的人民都得生存,大宋的战马缺口也得靠这个得以弥补。所以刘延庆对于这点也不想对秦刚隐瞒。

“那一路过来,看得出,刘巡检对于这些经商之道还是蛮懂的啊!”秦刚看似无意地说道。

“还行还行。”刘延庆心里一动,难不成这个年轻的新知军是想伸手讨要点好处?倘若这样的话,他倒并不意外,所谓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这做生意的人嘛,讲究的就是‘拿人钱财替人